校园门户 校长信箱
xzxx@cass.org.cn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大要闻 > 正文

社科大要闻

中国社科大、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京举行

2018-09-21

2018年9月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学典礼在良乡校区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副校长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讲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侯惠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原所长李永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副所长郑筱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寇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林维、张树辉出席典礼。部分教学系(所)领导、导师代表及2018级全体新生参加了典礼。开学典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政文主持。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共招收1955名新生,其中博士生453人,硕士生1102人,本科生400人。

开学典礼前,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注视着缓缓升起的国旗,全体新生目光坚定、神色庄严。

上午9点30分,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张政文书记首先介绍了出席开学典礼的领导和来宾。

王兵副书记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关于聘任李捷为媒体学院名誉院长的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关于聘任逄锦聚为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的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关于聘任李永全为国际关系学院 院长的决定》。

中国社科大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宣读了《关于奖励我校2018年度研究生优秀学术论文的决定》,52篇研究生学术论文分别获得优秀学术论文一、二、三等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向获得优秀学术论文奖励的研究生代表颁奖。

林维副校长宣布了《关于表彰2017-2018学年优秀教学奖获奖教师的决定》,对获得优秀教学奖的万相昱、何星亮、剧锦文和张宇燕等四位老师进行表彰。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

张树辉副校长宣布了《关于表彰苏媛等教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媒体学院的苏媛老师和罗自文老师的教学成果《“校媒联动、基地共建”——探索“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获奖成果是对近年来我校本科教育改革成效和经验的凝练与升华,代表着我校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本科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先进水平。

张江第一副校长为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教师进行了颁奖。

颁奖结束后,2018级本科新生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胡凯文同学在典礼上发言。她在发言中郑重承诺,我辈社科人将以万丈豪情投入学术之汪洋,砥节励行,将“笃学、慎思、明辨、尚行”八字校训铭记于心,有志于行,为社科大的未来奠基筑石,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

随后,张树辉副校长为当天下午即将接受军训锤炼的2017级和2018级两届本科生军训团授旗。

研究生新生代表2018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卓宏勇同学在发言中与全体新生分享了三点感想:一是社科人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凡是有大成就者,无不是把自我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命运之中,中国社科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绝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更讲究诗意和远方。二是不虚度时光,中国社科院大师云集,这里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最好的校园,我们要秉承“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精神,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听课、读书、钻研、调查。三是广泛涉猎一些非本专业特别是最新科技方面的知识。与各类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听各种讲座,探讨前沿学科进展,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不断碰撞灵感的火花。

研究生在校代表2016级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李珊晏同学发言时说到,新时代的社科学子定当牢记嘱托,志在中华崛起,胸怀万姓平安,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接续奋斗中梦想成真!

特聘教授代表姜辉教授在发言中向全体新生提出了三点倡议:要成为有理想、有责任的人。树立一个基本的理念,那就是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益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为社会奉献、为祖国事业奋斗的“大我”中,你们必将前程远大。要成为有学问、有本领、全面发展的人。你们要充分利用社科大和社科院的丰富学业资源,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系本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研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形成广泛兴趣、开阔视野,了解更宽广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用尽可能广博的成果丰富自己。要博览群书,读经典,读好书,用古今中外丰富思想滋养自己,要学会思考问题,并展开创造性思考。要成为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人,希望当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同学们在祖国繁荣富强中继续着学业逐渐成长成熟;当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际,同学们意气风发地建功立业;当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之际,同学们成为担当大任的国家栋梁。

研究生导师代表刘源教授的发言以“发现与发明”为主题,通过介绍历史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阐释了发现与发明作为不同治学境界的联系与区别,并号召同学们在学习与研究中既要在具体问题上有所发现,也要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有自己的发明。不论在哪个领域的治学,都要重视发现和发明。希望大家做到发掘新材料,发现新信息,获得新认知,发明新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社科院党组欢迎2018级中国社科大、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新同学的到来,祝贺同学们踏上人生新的起点,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同时他还特别感谢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的中国社科大、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和同志们。

他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创办,是党中央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具有政治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同时,他向全体师生提出了几点希望:

第一,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学风,致力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推进。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终身必修课来学习和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学习和工作,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化为我们的思维向导和行动指南,切实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第二,坚持崇德修身,以德润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是德才兼备之人。要想成为德才兼备之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善于学习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会思考、正确判断;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志存高远、扎实做事,切实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潮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多一份责任和担当;再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涵养性情、陶冶情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努力成为国家、社会、人民的有用之才。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家国情怀。在个人发展的同时,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刻铭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成为不负国家和时代期望的优秀社科人。

最后,他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中国社科大、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的持之以恒和努力奋斗下,中国社科大、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定能够实现让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学校的建设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除行政楼140主会场外,为保障全体新生安全有序观看开学典礼,学校在教学楼设立4个分会场,同学们通过视频同步观看典礼直播。

“人文兴民族兴,教育强中华强,开始就是永远,现在就在路上,我们高擎人文之光!”开学典礼在雄浑庄严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始,在慷慨激昂的校歌声中落下帷幕,风华正茂的新生们怀揣着梦想聚集于此,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深切关怀下,在师兄师姐的热情爱护下,修身、求学、实践,在中国社科大(研究生院)这片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沃土上,必将铭记“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一往无前,不断耕耘,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图:张树辉 纪选峰 贾懿 龚昊

文: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