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门户 校长信箱
xzxx@cass.org.cn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大要闻 > 正文

社科大要闻

发挥国家高端智库、最高学术殿堂科研资源优势,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负责人

2018-07-19

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一周年

本科生教育系列报道之二

采访时间:2018年7月17日星期二

采访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采访对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负责人 王彩霞

采访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宣传统战部 石力

记者:王老师上午好,请您介绍一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下称社科大)当前的教师队伍总体情况。

王:我校师资队伍主要由担任研究生导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单位的科研人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职教师和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下称原中青院)划转的专职教师等构成。目前学校共有现任博士生导师616人,硕士生导师989人,本科生学业导师176人。博士生导师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有44名。本科生学业导师全部为我校博士生导师。

记者:本科教学人员中,原中青院划转的专职教师人数和岗位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王:截至2018年6月底,原中青院划转到社科大的专职教师共计228名。其中在各教学院系以专业课教学为主的教师有189人,在公共外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计算机教研部授课的公共课教师有39人。

记者:请您就原中青院划转的专职教师队伍情况做一些具体的介绍。

王:原中青院划转的专职教师队伍228人中,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189名教师,含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60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比达到51%;具有博士学位159人,占比84%;毕业于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23人,毕业于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8人,毕业于知名科研机构和境外高校20人,国内外名校毕业人员占比96%,其中,毕业院校人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北京大学毕业41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32人,北京师范大学19人。总体来说,划转的专职教师队伍具有比较优秀的教育背景和学术科研潜力,同时,他们也大多具备比较丰富的本科教学经验,熟练掌握本科教学体系和方法。

记者:为了全面提升以本科教育为根和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发展依托的人才培养能力,社科大将怎样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其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路径是什么。

王:社科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意识形态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中国特色综合性国家级高端智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贯彻实施《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是,在各学科领域打造多支具有过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学术造诣深厚、教书育人典范、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梯队化一流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路径是,一方面,大力加强我校编制内教师的队伍建设。聘用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和教学骨干担任学校各级领导、辅导员和授课教师。启动高端人才延揽计划,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聘用和引进适当数量的拔尖人才,重点选拔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强大的科研资源优势,通过特聘教授、长聘教授等制度,聘请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为本科生授课,实现大学与各研究所的科教融合,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与教学、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和深度融合,发挥好大学的体制机制资源优势,让科研人员的研究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学优势再转化为研究优势,为社科院的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人才支撑。

记者: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多起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违反工作纪律乃至宪法法律的问题情况,请问社科大将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哪些措施。

王:社科大会坚持把师德建设贯穿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采取集中授课培训、举办讲座、宣讲辅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师德教育。同时,把强化师德师风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决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记者:谢谢您上述关于社科大教师队伍、师资建设以及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的介绍!

王:不用谢。

文字:宣传统战部 石力

编辑:刘书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