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良乡校区召开2018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新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马跃华、林维、张树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王兵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传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对大学本科教育及本科学生学习的重要指示。王伟光院长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要办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他对本科生同学提出立志、立德、立学、立言的要求,勉励同学们要确立为人民而学习、为人民做贡献的坚定信念,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脚踏实地为之奋斗一生。同时,他希望同学们对待学问要像蜜蜂一样勤劳刻苦,做到专、博、精、深、实五点。
马跃华副校长宣读优秀教师和思政工作先进集体名单,校领导为获奖教师和先进集体颁奖。教师代表王震中教授和钟德寿教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当中的几点经验,认为传道授业既是一门智慧,也是一门艺术。针对本科生自身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应当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转变他们高中时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辅导员代表梁璐总结了自新生入校以来的工作体会和经验,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立德树人的工作岗位上为同学们做好服务。

王新清副校长作教育工作报告。他首先总结了大学创立以来的各项工作,并提出要深化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明确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治学目标。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他指出,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必须做好总体规划,围绕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的目标,设计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完善教学保障体系,打造好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三大特色,完善学业导师制,拓展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大力推进深度国际化;促进科教融合,积极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殿堂的平台,将科研优势转变为教学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争取早日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建成“双一流”大学。
林维副校长作科研工作报告。在报告中,他总结了自大学成立以来的科研工作进展,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和要求。他指出,2018年是大学科研工作运转的元年,我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科研体系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加快科教融合,基于高校科研发展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学科建设、成果物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紧密结合,激发科研活力,营造科研氛围,凝聚共识,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工作推向新高度。
张树辉副校长作思想政治工作报告。他介绍了2017年度本科生思政治工作的总体情况,表示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校本科学生思想稳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心向学,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他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始终把思政工作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统筹推进育人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力量,发挥优良传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顺应时代要求,遵循育人规律,筑牢发展根基,迈好本科思政工作的第一步。
最后,张政文书记对本次会议作总结讲话。他强调,本次会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他重申了王伟光校长和张江第一副校长对本科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并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对于下阶段的工作思路,他指出,第一,全校教职员工必须明确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的办学目标;第二,明确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研究型文科大学的办学定位;第三,明确“以立德树人为灵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术研究为支撑,以管理服务为保障,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理念;第四,明确导师制、本硕博连读制、小班精英培养制等一些列科教高度融合、深度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对未来工作的重点,他作了重要部署:一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各级党委对全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最后,他希望全体教职工本着立德树人,坚守初心,守住阵地的工作原则,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办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
教务与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