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门户 校长信箱
xzxx@cass.org.cn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大要闻 > 正文

社科大要闻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踔厉奋发向未来 ——社科学子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022-04-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世界注入信心和希望

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大国担负起责任。”社会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姜瀚谈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到顺利举办的七年以来,我们看到了世界范围内极端主义的抬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地区性灾难的负面影响在全球扩散。北京冬奥盛会不仅为奥林匹克竞赛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时也以奥林匹克竞赛为契机,向疫情之下的世界人民传递了勇气和信心。

为了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2021年7月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将“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中,奥林匹克格言从此变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仁杰看来,更新后的奥林匹克格言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实现了彼此呼应。冬奥盛会向世界展示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身为赛会志愿者,很荣幸见证了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我为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国之盛事,与有荣焉!”

应用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魏垚央认为,中国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了区域发展、生态建设、绿色创新,“天下一家”的共识正在形成。中华民族正积极探索实现自身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展现新时代青年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为直接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服务群体,青年志愿者为两项重要赛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有50名师生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服务领域涉及赛事保障、礼宾业务、场馆通信、疫情防控等。社科学子们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这段冬奥之旅是我今年寒假最绚烂的色彩,在国家速滑馆的志愿服务也注定成为我永远引以为傲的宝贵经历。”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马凤娇说,今后会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学习生活中,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韩晓雪认为,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团队的一员,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完成志愿服务任务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北京冬奥精神给了我深刻启发。”韩晓雪表示,身为新时代青年,理应顺应时代要求,铭记使命担当,努力实现心中伟大理想,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4月15日总第6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