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门户 校长信箱
xzxx@cass.org.cn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大要闻 > 正文

社科大要闻

“主题校园剧目创作与新时代大学美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05-09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美育工作,5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师生自主创作的红色校园舞台剧《家书》成功首演,近1000名师生线上线下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同时也是舞台剧《家书》的总策划、编剧兼制片人张树辉,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代表、演职人员代表一起,在教学楼虚拟仿真实验室召开了以“主题校园剧目创作与新时代大学美育”为主题的研讨会。

156F0

会议围绕如何继续完善《家书》的创排工作等话题展开进一步探讨,总结了创排过程中的一些优秀经验和成功方法,同时对一些有提升空间的部分提出了解决措施。此次研讨会既是前期《家书》创排工作的总结,也为后期改进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会上还针对美育赋能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效果进行了研讨。

AA2C

张树辉致辞

张树辉对参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并回忆了《家书》的创作过程。2021年初,社科大哲学院教师陈学晶出版了《红色家书——纸上的纪录片》一书。同年5月,社科大12个科教融合学院依托这本书,各自选择了一封红色家书,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烈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其中,冷少农的故事最令人难以忘怀。7月,张树辉带领学生团队去冷少农烈士的家乡贵州瓮安县实地调研。9月,以冷少农烈士为主人公的《寻访红色特工》校园自创纪录片上映。今年5月,冷少农烈士的故事再次被搬上舞台,迎来了《家书》这部舞台剧的上演。

当谈及是什么力量让他历时两年,带领着学生从研究“红色家书”到“寻访红色特工”,继而将《家书》搬上舞台时,张树辉说,是一份初心,也是一份痴心:初心是因为作为学校的老师、管理者,有责任为同学们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产品;痴心是要打造一部有社科大特点的红色校园戏剧。值得欣慰的是,《家书》这部剧的成功演出让这份初心和痴心得到了应有的回响。“如果说这份初心和痴心再上升一个层面,我觉得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有责任要把学生们培育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张树辉希望通过学生们对革命烈士事迹的演绎和对“红色家书”精神的传承,可以有更多像冷少农一样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走到同学们身边。而这部舞台剧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学校还会演绎更多呈现校园文化的精彩故事。

B262

田波发言

《家书》不仅是一部跨越百年的舞台剧,也是一次青年人与青年人的对话。知名导演田波给予《家书》很高评价,他认为,《家书》主题正能量,转场干净利落,人物形象立体化,他建议增加一些感情线,可以让剧情更丰满。

B832

侯中军发言

家书更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家书纸短,家国情长,正如剧中的冷少农烈士一样,许多革命先辈们在战争年代写下了一封封家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侯中军对该剧进行了积极评价,并对剧本中部分和历史相关的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BF84

徐德林发言

一纸家书,不足千言,却见证了个人成长、家族传承、国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徐德林认为,该剧可以帮助同学们构建一段共同的青春记忆。大家可以继续推敲台词、推敲语言,用语言来流露自己的思想,生发情绪。

B9CB

颜榴发言

校园话剧、舞台剧是一项综合的美育工程,将文学、历史、表演、音乐等多门学科融为一体,不仅兼具美育功能,也能在情感上唤起同学们的共鸣。中国国家话剧院研究员颜榴从剧名、剧本和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家书》舞台剧的可取之处,并建议社科大成立美育中心。

16EAA

圆桌访谈

在接下来的圆桌访谈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程立耕,北京北青文化艺术公司总经理张洪生,演员、国广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战略官王鹤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师、《红色家书——纸上的纪录片》作者陈学晶,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知识谈论了观看这部剧首演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家书》导演李梦辰和冷少农扮演者刘炳辰将舞台剧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E4D1

9540

124ED

互动研讨

在互动研讨环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黎陆昕、青年学专家刘卫兵、学校社工教育专家许莉娅等学者,也分别从舞台剧的创作、表演和大学美育教育的发展创新等主题视角,作了专业的点评,提出中肯的建议。

15E8C

16274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是在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分会的指导下,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等研究院、党委宣传统战部、校团委、学生发展教研中心、校学生艺术团联合主办。刘婧主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