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门户 校长信箱
xzxx@cass.org.cn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大要闻 > 正文

社科大要闻

古代诗人的人生和艺术——康震教授讲座回顾

2020-06-03

2020529日下午,人文学院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康震教授举办题为“古代诗人的人生和艺术”主题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执行院长张跣老师主持。康震教授从诗人、诗作入手,结合个人治学与人生经历,风趣幽默地带领我们体悟了古典文学的美感。师生们通过腾讯会议观看,会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积极与康震教授交流互动。

70080

康震教授开篇即强调,他所要讲解的不是学术题目,而是对于古典文学的感悟和治学经验。古典学并不是一种通过学术训练的学问,而是经世致用、经验积累的过程。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饱含着诗人和读者的人生况遇。他通过曹操、李白、陶渊明、苏轼,为我们展现了诗人的不同形象,领略了古代诗人的人生与艺术。

曹操的《短歌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康震教授以此开篇,强调读懂诗歌,一定要读懂那个时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在对自己发问,与自己交流。曹操回顾一生,这是一种世事沧桑当中时间流逝的忧伤,是在感慨战乱时代的人才难得,因此他对于人才的延揽是不遗余力的。但是他并没有沉寂下去,《观沧海》《龟虽寿》和《短歌行》都是在南下的时候写的,一路上充满了艰险。但曹操不因为有忧伤、多难就沉沦,而应该抬起头来做事,把事情做成、拯救苦难。这正是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有壮大的气象、悲悯的情怀、高昂的斗志,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颇为难得。

而到了唐代,风格则大不相同。在康震教授看来,李白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愉快,通过三首《行路难》的了解,他活的“不痛快的很”。他不同于杜甫把吃饭写的具体,让人感受到一种操劳;他通过昂贵食物与因心情不好不忍食用形成对比,突出了面对诸多歧路,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怨气。这说明了解一首诗,不仅仅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更要了解诗人的遭遇。我们要不断地深入,了解更加丰富的李白形象。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李白依然充满了自信,对于江左风流、魏晋风度非常赞许。

提到以东晋和南朝为代表的魏晋风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陶渊明。他的《归园田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隐士形象。隐士不在于逃避到深山老林之中,不然即使范仲淹处江湖之远,依然忧国忧民,这不是真正的隐士。陶渊明所作的,是逃避了社会,“心远地自偏”。只有在他的人生和他的观念当中,才能真正地理解感受到那个朴素的时代。

陶潜在他那个时代不受重视,可是在后世留有美名,苏轼也是其中之一。在康震教授眼中,苏轼并不是林语堂笔下的完美的人,而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但是,他正因为这些缺陷,才变得更加可爱。苏轼是一个有情趣的人,但是我们应当知道,他所面临的贬谪环境,是非常凄凉的,但是他面对种种的不幸,他自我解嘲身边的窘境、把生活的俗事当作乐事,始终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豁达的心胸。

在康震教授看来,无论曹操、李白、陶潜、苏轼,他们都在变化中的世界经历了种种的磨砺。这种生活的穷困也困扰着绝大多数的人。古代历史上的文人诗人的艺术造就,完全是跟他们的人生过往联系在一起的。“诗穷而后工”,是质朴的真理。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面对自己的使命,只有面对困难,才能有所奋斗、创造和创新。我们今天学习的古代文人的坚强和创造的精神,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讲座之后,张跣老师以气象宏阔、收放自如、感情激越三个特点,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康震教授的风格。师生们意犹未尽,和康震教授展开了积极地交流互动。最后,师生们打开摄像头,纷纷和康震教授留影告别,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