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书香至,正是人间四月天。在第30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八届读书节如约而至。本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共吸引全校1000余人次参与,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以阅读丈量世界,以思考沉淀人生"的热潮。
创意启幕,百人手印见证阅读初心。4月22日上午,一幅巨大的空白画卷在良乡校区图书馆前静立。百余位师生陆续将蘸满彩色颜料的掌印郑重按在画布上,这些五彩斑斓的手印最终汇聚成"I ❤ UCASSLIB" 的字样,每个掌印都代表着一份阅读承诺,集体创作象征着知识力量的凝聚。这种互动式启幕仪式,既彰显了阅读的个体性,更突出了校园阅读文化的共同体意识。

图1
21天阅读习惯养成计划。早在读书节前夕,图书馆就发起了"墨香致远·思悟并行"21天阅读打卡活动。活动采用"互联网+阅读"的创新模式,通过专属小程序建立虚拟读书社区。数据显示,共有165位师生进入读书打卡圈,累计发布读书笔记1563余条,其中57位参与者坚持完成全程打卡。本次打卡活动以倡导读者坚持阅读,分享阅读为目的,以活泼的形式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光影中国:镜头里的文化自信。"时代印记·镜采中国风"摄影大赛作为读书节的特色活动,收到198幅投稿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审,45幅佳作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以从壮丽山河到市井烟火,从非遗传承到科技创新,从城市的建设者到舞台上的京剧演员。摄影作品充满人文关怀,既展现了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又彰显了他们用创新视角记录时代发展的文化担当,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意识。
书香市集:万卷图书惠师生。读书节期间,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人天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时代出版发行有限公司七家单位参展,共展出图书近万册,以惠民折扣供师生选购。

图2
数字赋能:智慧阅读新体验。在电子资源联展区,20余家数据商搭台布展,现场推介资源并解答读者日常使用中的问题。部分展商带来全新体验设备,搭建了"数字阅读体验站"。师生们不仅可以体验与电子资源相关的互动知识问答,还可以现场操作最新上线的"5G阅读树",身临其境观赏了VR全景《华山云海图》、《永乐大典》等,在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里感受中华古风的无尽魅力。

图3
文化雅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漆扇轻旋"工作坊现场人头攒动,成为本届读书节最火爆的体验项目之一。活动刚刚开始,等候体验的队伍就已排成长龙,现场准备的100个体验名额在90分钟内被一抢而空。专业老师耐心指导同学将五彩大漆滴入清水,通过控制水流形成独特纹样。这些惊艳的作品引得围观师生连连赞叹,不少同学当即表示要将作品装裱珍藏。历史学院的同学表示"这不仅仅是一场工艺体验,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没想到化学反应的偶然性与传统美学能碰撞出这样的艺术效果。”同期举办的“诗韵词风,绽放华章”为主题的中华传统古诗词英文诵读活动,通过英文诵读创新形式,让古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焕发新的生命力。“藏书寻宝”馆藏图书检索大赛,则考验了大家对图书馆资源的熟悉程度和信息检索能力,通过比赛的形式提升了大家的信息素养和图书检索技能。

图4
学术盛宴:大家领读启思考。4月23日下午的"学问人生"讲座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由图书馆副馆长田杰主持。图书馆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尹韵公教授。讲座前,图书馆举行了年度借阅之星、荐书之星和工作之星的颁奖仪式,并进行了“21天打卡”和“中华传统古诗词英文诵读活动”的幸运之星抽奖活动。随后,尹韵公教授以《问题意识杂谈》为题,以真实的案例和个人的体悟,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意识在做学问中的重要作用,勉励同学们培养问题意识是学者的主要素质,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才能拥有长久的学术生命力。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视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实践推动学术发现。

图5

图6
望京专场,专业阅读新拓展。4月24日,读书节活动延伸至望京校区。为研究生群体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图书馆针对望京校区专业设置,特别策划了学术资源展示活动,包括法学、金融学电子资源使用指导、专业书籍展卖等实用内容。同时将人气爆棚的漆扇体验活动引入望京校区,带领同学们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望京校区师生对学术探索和文化传承的双重热情。

图7
志愿同行,书香使者添彩阅读盛宴。为保障读书节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本届读书节特别组建了志愿服务队。活动前期,图书馆面向全校招募了28名志愿者,经过培训后,他们被分配到活动布展、启幕签到、新闻摄影等不同岗位。本届读书节中,志愿者们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小时,成为读书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8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师生们用阅读播种思想,用交流收获智慧。这场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正在为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来源:中国社科大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