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门户 校长信箱
xzxx@cass.org.cn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大要闻 > 正文

社科大要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让青春在西部绽放光彩

2025-05-14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同样活跃着一批心怀理想的青年学子。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计划,足迹遍布新疆、陕西、重庆等西部地区。他们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服务基层,展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就是中国社科大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

中国社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表示,学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实施西部计划的根本遵循,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铸就有信仰、有情怀、有正气、有担当的青年铁军”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到边疆服务,到基层就业,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锤炼本领,贡献力量。

在西部基层淬炼中成长成才

临近五四青年节,中国社科大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马川晴格外忙碌,她在给志愿者们排演五四青年节的合唱。“我参演了学校的红色原创舞台剧《家书》,在剧中饰演一位在艰苦边远地区支教的母亲。”马川晴的支教梦就这样在舞台上生根发芽。2024年7月,她毅然踏上西行列车,来到新疆支教。

像马川晴这样的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在中国社科大并不少见。张树辉告诉记者,近五年来,学校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研究生占比达55.8%,为西部输送了一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领域理论基础扎实、工作本领过硬的志愿者队伍,在基层治理、教育帮扶等领域形成“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

在重庆市綦江区横山镇人民政府,中国社科大社会与民族学院2023届毕业生刘玲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这位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在完成一年服务后选择了再续签一年。“这一年多的基层经历让我既受教育又长才干。”她坦言,宣传统战工作的历练让她决心继续扎根基层,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作为一名在新疆和田市玉龙喀什镇人民政府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国社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毕航同样感触颇深。经历了一年的工作后,毕航也选择了续签一年。他告诉记者,续签的原因很多——既是因民族结亲家庭三朵“民族团结小花”期盼的眼神,也是为了继续助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公益阅读课堂可持续发展,探索以研学振兴乡村的发展模式。

武文昊是第26届研支团里唯一一名在读研究生。他的父亲曾在西藏支教三年,因高原缺氧导致健康出了问题,屋子里摆满了氧气瓶和制氧机。父亲出发去支教时对他讲的“教育是不计回报的守望”这句话,从小就在他心里种下了支教的种子。“支教不是抢着站上舞台,而是学会在幕后修路”,父亲的话让他决定加入支教团,用另一种方式续写父辈的故事。

2018年以来,中国社科大已有近70名青年学生加入西部计划。张树辉介绍,在新疆和田,志愿者用红色文化激活乡村活力;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博湖中学,志愿者为图书室开发自动化借阅系统;在西藏自治区,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宣讲,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这些年轻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学科知识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边疆篇章写下生动的青春注脚。”张树辉欣慰地笑道。

为西部基础教育注入活力

为更好推动青年人服务基层、建功立业,中国社科大持续深入推进西部计划基础教育专项——研究生支教团工作。

自2021年至今,中国社科大已组建5届研支团,累计招募志愿者22名。目前,新一届研支团成员招募选拔、岗前培训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将于今年7月启程出发。这种“输血”与“造血”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为基层贡献青春力量,又为西部基础教育注入活力。

中国社科大团委副书记谢丽泉介绍,在做好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的同时,学校也在积极推进研支团岗前培训工作,确保志愿者们第一时间投入工作、适应环境。

筑牢思想根基是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中国社科大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纳入“青马工程”跟踪培养。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这种学习和锻造中,志愿者们深刻领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提升了思想素养。

学校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朗悦学校深入开展合作。在为期三个月的教学见习中,研支团志愿者们与学校多位资深教师结为“师徒”,深入教学一线,逐渐完成了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认同;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不断夯实学科教学知识,掌握工作技能和管理技巧,迅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做好支教工作进行了充足准备。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西部计划一头连着基层,一头连着青年,中间还需要学校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相关方案精准落地。张树辉表示,目前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充分立足国家发展大局,正以高度的责任感继续深入推进2025年招募工作。

中国社科大团委书记漆光鸿表示,厚植家国情怀是中国社科大人才培养的重要底色,学校将引导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为检验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积极建立长效支持体系。

近日,中国社科大在线举办了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政策宣讲会,负责老师围绕报名要求、招募对象等多方面解读西部计划相关政策。校园内宣传咨询点中,老师们面对面、点对点答疑解惑,进一步增进同学们对于西部计划的了解,激发学子投身西部的热情。

负责多届西部计划工作的中国社科大团委老师张志跃见证了制度完善的过程,现在志愿者招募选拔、管理培训、服务保障等各阶段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流程。

张树辉表示,学校持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西部计划工作指示要求落到实处,着力推进“志愿服务育人”的模式深化和成果转化,建立定点帮扶和结对支持体系,以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为西部计划赋能提质,让“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感悟更加生动,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更加嘹亮。  

(来源:光明日报)